| 
				 
				  
				磁粉制动器中磁粉检测操作规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发布时间:2011-10-5 发布人:航成机电 
				点击: 次 
				 磁粉制动器中磁粉检测操作规程 
 总则:为了保证磁粉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,规范检测人员检测行为的标准性,特制定本规程。本规程为磁粉检测的指导性文件,具有强制性,海安县航成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检测人员必须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,如有异议,必须按文件控制程序方能修订及解释。 
1  引用标准 
 (1)GB/T15822-1995《磁粉探伤方法》 
 (2)JB/T6061-1992《焊缝磁粉检测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》 
2 适用范围:本规程适用于用直流、交流、交叉电磁轭,运用湿式连续磁化法,检验铁磁材料及其制品(熔化焊缝等)表面或近表面的裂纹和其他缺陷。 
3 检测人员 
3.1 从事磁粉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权威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,并在其允许的范围内检测。来我公司参与检测工作,还必须经本公司培训,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; 
3.2 检测人员至少每年检查一次视力,色盲及矫正视力低于1.0者不得从事检验工作。  
4 接收报检单:在接收报检单时,要认真核对相关数据,比如质量标准、检测部位等,不明之处及时提出。 
5 工件 
5.1 待检部位的表面质量(包括焊缝余高高度)应经外观检查合格,不得有油漆、铁锈等覆盖层。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应给予修整,不得影响磁痕的形成。修整范围原则上应是探伤范围向母材方向扩大20mm。 
5.2 探伤时机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:在焊接完全冷却24小时,所有热处理、水压试验、膨胀和旋转校直等影响钢管最终检测质量的工序进行之后进行。 
6、设备、器材  设备和器材必须合格有效。 
6.1电磁轭 
6.1.1探伤装置应适合试件的的形状、尺寸、表面状态,能有效和安全地进行探伤。交流电磁轭最大磁极间距离的提升力应≥44N,直流电磁轭最大磁极间距离的提升力应≥177N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
6. 2磁粉 
6.2.1所用的磁粉颜色应尽可能与被检表面有明显的对比度。必要时可在被检部位喷刷一层反差增强剂(喷涂厚度应尽量薄),以增加对比度。 
6.2.2在光线暗淡的地方应用荧光磁粉。 
6.2.3配制磁悬液的载液可用油剂或水基。 
6.3人工试块及试片 
6.3.1磁场强度、磁场方向及磁化方法的正确与否可用A型、C型试片。A型标准试片检验灵敏度如表1。C型标准试片适用于焊接坡口等狭窄,不适宜用C型试片的部位。 
表1   A型标准试片 
aaa 
7.检验 
7.1检验过程中要保证电磁轭与构件接触良好,持续通电时间不得超过2min。磁悬液要在通电过程中施加,施加磁悬液不得影响已形成的缺陷磁痕。电磁轭每次移动的覆盖区应不少于25mm。为检验各方向的缺陷,应至少采用两次不同方向的磁化,或采用旋转磁场和复合磁化方法。 
8.磁痕的观察及记录 
8.1磁痕的观察必须要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。 
8.1.1采用非荧光磁粉时,必须在能清楚识别磁痕的光线下观察。 
8.1.2采用荧光磁粉时,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黑光灯装置,在能清楚识别荧光磁痕的亮度下进行观察。 
9.磁痕的记录 
9.1磁痕可用照相、素描、复印等方法进行记录。需要时,也可用透明清漆将其固定在探伤面上。 
10.退磁   在下列情况下试件应进行退磁:  
a.当连续进行探伤、磁化时,如认定上一次磁化会给下一次磁化带来不良影响。 
B.如认为试件的剩磁会对以后的加工和使用产生不良影响。 
C.其他必要的场合。 
11.安全 
使用油剂的磁悬液应防着火。压力瓶装的磁悬液空压力瓶必须回收集中处理。 
12.记录报告 
在检测过程中如实及时地做好记录,待所有检测完成后由有资质的人员出具检测报告。记录及报告至少保存7年。 
文章出处:航成机电:http://www.hahcjd.com/(严禁转载!) 
版权声明:本文乃海安县航成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专家研究所得,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,未经书面许可,严禁任何人转载,采集等再次利用。 
				   |